孟德爾頌、舒曼、蕭邦和李斯特,這四位浪漫派音樂家的一項重要特色,是他們並不是「為打破規則而打破規則」,雖然他們比起古典時代,創作多了很多空間,但這些音樂仍深受古典主義影響,因此其音樂迷人之處,就是他們「如何運用古典時代的規律做出創新」。
這和許多現代主義不同,現代主義音樂是盡可能創造出過去沒人寫出的創新,所以我們可能聽到很多「不好聽」的聲音,當然這些音樂不是要讓你覺得好聽,而是要激發你其他思考的。
音樂中的「曖昧性」
浪漫主義另一項特色,是追求創造出音樂的「曖昧性」 — — 音樂不再像過去有清楚結構,也不太清楚是從哪開始、從哪結束。蕭邦善於製造音樂中的曖昧,其中一項就是表現在打破「音樂結構」,還有在調性上製造變化。
不過這淵源也和貝多芬有關。貝多芬之所以被認為是區分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重要作曲家,就是因為他已經在做這種事。
比方說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(即最著名《歡樂頌》那樂章)最一開始的器樂安排,一開始發出雄壯的號角聲,但接著樂團的音樂像是失去方向、調性不斷變動,且持續了非常長的時間,當聽眾正覺得昏頭轉向時,人聲一出來,就像給出了正確方向,這時沒有人不會被感動。
舒伯特也喜歡用這種不確定的調性,不過他的用法和貝多芬不太一樣。有些人會覺得舒伯特的音樂容易聽,是因為他同樣的旋律會不斷重複、容易記憶,但為了讓人不會厭煩,他讓音樂不斷在人不知不覺中轉調。
- 讓音樂講故事的「敘事曲」
第1號敘事曲,是蕭邦於1931年開始創作,1935年完成的。蕭邦也在這首曲子中,讓調性不斷轉變。
「Ballade」(敘事曲)這種曲式為蕭邦原創,其緣由之一,蕭邦說他原先要創作的是「balletta」,就是把非常熱鬧的「法國大歌劇」中,有一幕眾人都出來跳舞的「balletta」獨立出來做成一首曲子。有趣的是,他後來做的是ballade,這個字又要追溯到中古時期到處遊走說歷史故事的「吟唱詩人」。
蕭邦一共寫了四首敘事曲,一般認定他的敘事曲是來自他非常喜歡波蘭文學家Mickiewicz的詩。Mickiewicz寫的是浩大的「史詩」,而非抒情詩。
史詩講的是巨大的故事,蕭邦創作第一號敘事曲的前幾年,Mickiewicz 1828年發表了他著名的史詩Konrad Wallenrod,蕭邦受這故事啟發,所以才寫下這首敘事曲。
從史詩建立波蘭人的文化認同
Mickiewicz在波蘭文學史上重要的原因,是因為他的文學作品,幫助了波蘭人建立新的民族自我認同。波蘭位於中歐,是各種不同勢力交雜之地:北方有瑞典和挪威、東有俄羅斯、西有條頓民族(今日的德國)、南有斯拉夫。
Mickiewicz以文學揭露了波蘭人的身世。
Wallenrod是波蘭人的代表,出生於立陶宛民族,因為是異教徒,所以他小時候就被基督徒的條頓民族擄走,他在條頓騎士族中被以基督徒的方式養大,但某次他聽到吟遊詩人訴說立陶宛人的故事,璠然理解到自己是「認賊作父」,因此決心要回到自己的民族中。
Wallenrod個性勇猛,他在條頓騎士中上升到高位後,故意帶著條頓騎士到了一場一定打不贏的戰場上,後來此陰謀被揭發,而被殺了。
在他知道情況危險,準備逃離之際,他希望他太太跟著一起走,但他太太不願跟著背叛自己的身世,所以Wallenrod才決定不逃走,被判處死刑後,在他太太面前自殺。
如此龐大的史詩,有辦法用音樂講出來嗎?蕭邦一直嘗試在拓展浪漫主義音樂「說故事」的企圖。
不過如同標題音樂的標題,只是給我們聽音樂的線索,若先知道標題,可以幫助我們聽這音樂,這首曲子也依樣,知道故事是幫助我們聽音樂,但故事中的細節不太可能直接在音樂中呈現。
所以蕭邦做的,是試圖透過音樂呈現史詩中複雜的情感,而非表現客觀的故事。
即便只寫給一台鋼琴表現,但他的規模是如史詩般龐大的、表現出這位英雄,且其中最令人動容的,就是這位英雄在掙扎著想發現他是誰的過程中,那些不同於凡人的複雜情緒。
一氣呵成的結構
此曲最大的特色,是整首曲子是一氣呵成,無法區分樂章,也很難拆出一塊塊結構。但蕭邦在寫下曲子時不是沒道理的,我們還是可以從中聽見各種情緒轉折和音樂的語彙。
前一講曾形容蕭邦是個「懶惰」的作曲家,因為他會不斷使用重複的素材。不過他的第一號和第四號敘事曲,可說是他最認真放了最多東西的曲子,裡頭沒有任何真正重複的段落。
(以下時間標記,參考講座後半完整演奏註記)
(1:13:14)曲子的開頭序奏非常龐大,呈現悠遠、開闊的感覺,音樂並不複雜,表現出「我要來講一個悠遠故事」的氣氛。
(此處使用表情記號「lento」,源於「lent」一字,指的是耶穌上十字架後直到復活前,使徒等待的「大齋期」。因此lento是一種強烈哀傷的慢板,和adagio優雅的慢板不一樣。)
(1:13:49)幾乎沒有分界的,直接進入曲子第一主題,並不斷反覆出現,起初平淡的開始,但漸漸透過低音變化改變音樂情緒;(1:15:59)經過一串琶音後,轉折進入第一主題的變形,從不安、焦慮轉為激動,進入第一段小高潮。
(1:15:53)在一連串波濤洶結束後,透過彷彿「來自遠方號角的聲音」引導,音樂轉折進入抒情的第二主題(1:16:03) ,左手反覆伴奏;幾個小節後,讓左手伴奏成為另一聲部,左、右手兩聲部對唱。
(1:17:09)此段結束後,接以不安的和聲回到第一主題,但情緒快速變得激動,這時第一主題有了能夠建立下個高潮的功能,而迎來的整首曲子最壯闊的片段(1:17:39),也是由第二主題而來的發展部。
(1:18:06)緊接著以一小段過場,從前段激動情緒平復下來,再轉換到有活力的舞曲節奏(1:18:20),這段不同於前面的激動,而是另外一種戲劇性的情緒直衝到下一次的第二主題再現部(1:18:59),這次又不同於發展部的激動,也不如第一次出現時的優雅。
(1:19:50)此後又回到第一主題,但感情的變化像是先原地打轉,然後牽引到尾奏。(1:20:29)尾奏則使用了序奏時的和弦,以及前面出現果的有活力的舞曲片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