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座紀錄-楊照《聽見浪漫》第六堂:蕭邦《船歌》

Cadenza
Jun 1, 2021

--

影片:

主題:談視覺畫面-蕭邦《船歌》

日期:2016/12/11

地點: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

策劃及主講/楊照

鋼琴演奏/江恬儀

若把蕭邦和李斯特兩位浪漫派作曲家放在一起比較,兩位生命的長度不同,也反映在其作品上:蕭邦只活了39歲,而李斯特活了他兩倍的時間。

蕭邦一生中幾乎只寫鋼琴作品,且全部的作品放在一起,大約30小時內就能演奏完,不少鋼琴家都曾錄製過蕭邦作品全集;但李斯特就從沒人出過他的作品全集,頂多有鋼琴獨奏全集,但那光冠錄完就花了150張CD,大約是250小時。

不過,即便作品數量差異如此大,蕭邦幾乎所有曲子都流傳至今,沒有一首被遺忘,相較之下,多產的李斯特留傳下來的曲目就遠少於蕭邦。

展現水聲、燈影搖曳的船歌

蕭邦的船歌在鋼琴曲中佔有特別的地位,一項相對客觀的指標如下:在千禧年之年飛利浦唱片消失前,這家唱片公司做過最偉大的事,就是經過複雜的版權談判,把各家唱片公司聚集起來,出了張「20世紀100大鋼琴家全集」,這全集發行完就絕版了。

當時這唱片動員了許多著名鋼琴家來挑選曲目,裡面有項有趣的統計:當時被選擇最多次的曲子,就是這首船歌,裡頭一共出現8次。

之所以此受歡迎,除了它非常好聽外,也因為裡頭有很多空間讓鋼琴家做出特殊的詮釋。

船歌的原文「barcarolle」來自法文,不過這字後來被義大利文引用,因此大家可能會先想到義大利文中,威尼斯的「貢多拉」(gondola),也就是船伕所唱的歌。

船歌之所以會變成音樂中很重要的文體,一來是除了有音樂外,也會充分表現出船和水的聲音。

楊照說:「我每次聽船歌,都會想起朱自清的《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》,這段朱自清和俞平伯相約秦淮河遊玩後,兩人寫下同樣標題的文章。這篇文章精彩之處,除了前面描寫夜色的段落,還寫了他們在遊秦淮河的一個困擾:先是遠遠聽到話方的歌妓在唱歌,接著有人要他們點歌請歌妓來船上唱時,朱自清覺得歌聲是如此誘惑人,但又困於文人不願和歌妓扯上關係的壓力而矛盾。」

所以船歌之所以迷人,一方面是因為船上的情境,還有像是朱自清的這些矛盾,就相當符合浪漫主義的「曖昧情緒」。

Barcarolle最常在歌劇上被使用,像是Offenbach就作了著名的船歌。船歌在歌劇中,經常是曖昧的浪漫情境,通常就是愛情發生的地方,有可能是愛情出發、變質或結束。

此形式在蕭邦手中,也充分利用了那種曖昧氣氛 — — 船上伴隨著水聲和燈影,對於在船上的一男一女相當於很有氣氛的私密空間,交織在為旅程中。

其他著名的船歌,還包括孟德爾頌的《無言歌》、柴可夫斯基《四季樂曲集》中的六月,巴爾托克也寫過、佛瑞也為鋼琴獨奏寫了13首船歌。

緊密的結構與情緒轉折

此首船歌創作於蕭邦去世前一、兩年,也是他最成熟時期的作品,創作得非常緊密,在小小的旅程中包括了一段段不同的情緒。它不像第一號敘事曲可以分別出結構,而是所有東西都緊湊融合在一起。

音樂呈現了船上所見的情境與水聲,但又隨時穿插乘船者的情感 ,且有時是從船伕旁觀者的角度來看,有時又是從搭船的兩個情人角度出發。

(以下時間標記,參考講座後半完整演奏註記)

(1:14:55)曲子一開頭,以一串長句子作為序奏,像是一位船伕唱出來;(1:15:12)接著以節奏重複的低旋律奏營造出水聲與槳聲,並透過和聲進行改變情緒,營造出在船上感受到波浪、搖晃的感覺。整首曲子幾乎都能拆成低、中、高三聲部,獨立的旋律進行。

(1:16:08)低音節奏改變,高音分為兩個聲部進行。(1:16:41)再回到曲子開頭的波浪聲,但高音加入許多顫音,如同更急的小波浪。

(1:17:32)第二大段開始,如同呼應整曲開頭的長句子;(1:17:47)緊接低音如同奏出划槳的規律節奏,進入較哀傷的氛圍;低音轉為三個音一組節奏,並刻意讓第三個音為最低音,製造出不安和激動。

(1:19:42)音樂暫時進入「停滯」,彷彿描繪人的遲疑、徬徨和猶豫,(1:20:41)緊接著情緒瞬間轉折,突然爆發出甜美的情感。(1:20:49)承接著爆發的情感,同樣前面的規律水聲低音變得厚重。

另外,蕭邦在此曲中經常先使用高音表現一段旋律,之後同樣聲響又在低音出現,甚至重複好幾遍。在船歌中,可以表現如同水中倒影的視覺效果。此外,受到巴哈影響,蕭邦也使用許多鏡像的音型來呈現倒影。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