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很多人告訴我,覺得德國漢諾威是個無聊的城市,我親自在那待了一段時間後,雖訝異那裡為何被認為無聊,不過也能稍微理解:台灣很多人去漢諾威可能只是為了參加CeBIT電腦展,旅行團也很少將這個『非常典型的德國人城市』排入行程。」楊照說。
為何說是「典型德國人城市」?
因為漢諾威市中心往北走,有一片非常龐大的森林,往反方向南邊走不到半小時,就是一座巨大人工湖 — — 對德國人而言,生活中必須盡可能與大自然接觸。
「這種生活真的有道理,當我在秋天時每天走入森林,看到五顏六色的景象,以及那每科動輒30、50公尺高的樹幹,我有種第一次發現『景深』的感受,彷彿過去50年我的空間感都太淺了。」楊照說,這也剛好呼應到舒曼的這首《森林情景》。
來自大自然的,動盪中的安慰
1848–1849年,舒曼在德勒斯登寫下《森林情景》。 1851年,他完整發表了這9首曲子組成的組曲,這些曲子最主要的演奏者一樣是他太太克拉拉·舒曼。
而1848、1849這兩年,可說是是歐洲19世紀中期最動盪的兩年,當時革命四起。
即使這段動盪並沒有像法國大革命,具體造成歐洲政治和其他方面的變化,但對那時代的人仍是無法忘懷的經驗,而且德勒斯登又正是那時動亂的中心之一。
當時華格納其實也同樣在德勒斯登,並參與了動盪中的革命,且因為革命慘敗而成為其人生重要的轉捩點;華格納那時因此從日耳曼逃至巴黎,在巴黎試圖寫著歌劇讓自己活下去。
在那樣的動亂中,大自然的平靜對舒曼而言是非常大的對比,或說他在經歷了人生「下一秒不知道會變怎樣」的痛苦時,自然是他很大的安慰。
為標題音樂辯護
《森林情景》並非描述森林的樣子,而是在描寫人如何進入森林,所以用當時最重要的、一個人的樂器 — — 鋼琴,是再合理不過。
舒曼也在這首曲子中為標題音樂「辯護」。因為標題音樂剛出現時曾被許多人反對,反對者認為作曲家不該用自己主觀意識,來限制聽者聽到的東西;但舒曼說:標題不是要規定你只能怎麼聽,而是對作曲家來說,是個「安全的保障」,因為可以避免有些莫名其妙的觀眾說完全無法理解作曲家在幹嘛(笑)
所以聽眾可不仿試試先不看標題,就單純聽音樂來感受。
《森林情景》組曲
・第1曲:入口(Eintritt)
除了用行版的速度,模仿走路的節奏外,舒曼也用旋律來表現人的心情:一開始輕鬆愉悅;接著混雜了一些緊張、複雜的心情;再來透過由下而上的低音,轉折到我們看到森林中更多風景後的心情變化;最後再回到一開始的旋律結束。
・第2曲:等待的獵人(Jger auf der lauer)
彷彿能聽到獵物在跑、獵人的心跳聲、樹葉上稀稀疏疏的聲音、風聲和水流聲。
・第3曲:寂寞的花( Einsame Blumen)
比起前兩首都在「動」,舒曼插入一首效果非常簡單的曲子,像是獵人本來緊張等待獵物中,突然被一旁的花分心了,而且是很深刻的,就像在詢問: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?
・第4曲:鬧鬼的地方(Einsame Blumen)
這首當時被克拉拉·舒曼拒彈,因為覺得太不吉利,裡頭還引用了一首詩:「在一群蒼白得如死亡的花當中,只有一朵紅花,他的顏色來自於吸飽了大地、人類的血。」此曲轉為小調,呈現出鬼魅的感受。
・第5曲:友善的風景(Freundliche Landschaft)
離開了陰暗、可怕的地方,到了光亮之處,但並非真的離到森林的地方,所以音樂並非完全恢復愉悅。
・第6曲:客棧(Herberge)
看到客棧,終於比較安心了。
・第7曲:預言鳥(Vogel als Prophet)
以A-B-A結構組成。A段舒曼用琴聲模仿的鳥叫,比一般大家用長笛聲模仿婉轉的鳥叫,這個用像是加快的宣敘調做出的鳥叫,比較像是先知在說話。
有趣的是,這首的中間段落,舒曼插入了一段並非「客觀」描寫外在環境的音樂,他表現出人在聽到鳥叫後心裡的感受:充滿各種想像、有點不安、像聽到了什麼預示。最後A段再次出現,再聽一遍,或許我們會感到更疑惑,或是反倒能「解碼」鳥叫所預知的未來。
・第8曲:狩獵歌(Jagdlied)
同樣是與獵人有關,但和第2曲完全不同。「Lied」在德文中有藝術歌曲的意思,舒曼用沒有歌詞的歌曲展現粗獷唱著歌的獵人。
・第9曲:離別(Abschied)
雖然和進入森林時,同樣是踏著步伐走,不過離開森林也同時意味著要回到「人間」,重新面對世俗和人與人間的鬥爭。
這曲也用了舒曼很典型的語彙:把要回到人世間的威脅,和森林帶來的平靜旋律互相交錯,最後透過一串上行與下行的三連音,構成水流般美好的聲音,最後不安的低音消失,而創造出一種「夢幻」的感覺,像是在說森林的美好變成了夢一般,不再真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