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座紀錄-楊照《聽見浪漫》第一堂:孟德爾頌《仲夏夜之夢》

Cadenza
May 18, 2021

--

-寫在最前面-

疫情期間,台中國家歌劇院開始把這一系列楊照在2016–2019年間進行的講座錄影畫面全放上了YouTube,個人看了非常喜歡,也想趁機把各集筆記整理分享出來。

所以這系列的文章,都將是我用簡短文字,整理出講座中的精彩內容。若有錯誤或不清楚之處,還請不吝指教。

身為輕微整理癖患者,各集累積到一定的量後,會再做出表列順序、連結於每篇文後。

影片:

主題:談文學與戲劇─孟德爾頌《仲夏夜之夢》

日期:2016/10/09

地點: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

策劃及主講/楊照

鋼琴演奏/江恬儀、鍾曉青

從浪漫主義談起

「浪漫」這個詞,是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用來形容情緒或氣氛的詞語。不過談到19世紀的歐洲最龐大的思想和藝術運動,他和我們想像的「浪漫」感覺不太一樣。

19世紀離我們並不遠,像是去過巴黎的人會發現,雖然這城市有代表人類歷史工業發展的巴黎鐵塔,但其實走在路上的感覺和19世紀時的人並沒有太大的差異,在巴黎會享受到最美好的東西,就是19世紀歐洲在浪漫主義風潮下,所留下的一切。例如輝煌的Garnier歌劇院。

浪漫主義運動,要從18世紀進入19世紀的關鍵 — —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講起。

許多音樂家的作品,例如莫札特,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,若認知道這點,就會知道我們似乎不能那麼「簡單地」聽莫札特的音樂。

莫札特是在法國大革命後兩年去世的,若知道他是生在那麼激烈的歷史背景下,再來看他的費加洛婚禮歌劇,就會知道這樣「嘲弄貴族」的劇情,就是在那麼一個貴族地位迅速下降的時代才會誕生的。

打破理性主義的規則

法國大革命的效應反應在歐洲所有文學藝術、音樂上,尤其音樂反應得更早。

「重新檢討、反省社會的運作規則」,或說相對於18世紀啟蒙時代理性主義的那股浪潮,正是法國大革命後的浪漫主義中的核心。

「理性主義」是相信世界上有一套鐘錶般的規律,上帝把規則造好後,我們去追求、掌握規則即可,且相信有天若人類掌握所有規則,就能掌握世界。所以18世紀的音樂,也是一樣有一套規則,包括和聲進行,照著該規則走就是好的,海頓、莫札特的音樂就是如此。

海頓的一百首交響曲,都有一定的規則,那時代的音樂不是要用「感情」聽的,當時的人不會覺得這音樂是快樂或悲傷,而是要聽到音樂背後規則的美。

這也是為什麼之後的貝多芬之所以偉大的原因,因為他在這設計好的規則中藏了更多東西,甚至明白地在破壞規則。

莫札特的音樂裡常藏有「陰影」或一些反諷,海頓的音樂裡有「幽默」,這都是打破當時規則的,但他們做的其實不多,貝多芬才是全面打破規則的人。

所以從19世紀起,「音樂」在嘗試許多不同的東西。

音樂史上不可思議的「誕生年份」

1685年,在歐洲的三個不同地方,巴哈、韓德爾、Scaratie誕生了,他們可說是支撐巴洛克時代的重要支柱。

而在浪漫主義時期,1809–1811這三年,也是最不可思議的:1809年孟德爾頌出生;1810年蕭邦和舒曼誕生;1811年則是李斯特。這四個人長大後,開拓出人類史上不可思議的浪漫主義。

孟德爾頌可說是「莫札特等級」的神童,他15歲就完成了一部今天仍很難被突破的弦樂八重奏、不到18歲就完成了仲夏夜之夢序曲,而這已是他正式出版的第21部作品。仲夏夜之夢序曲也可說是揭開了浪漫主義的重要形式。

浪漫對當時而言,就是「拒絕理性」、「質疑秩序」。人們發現規則就是限制,而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推翻貴族、平民上台等,連帶產生的價值,就是人類開始不信任這些規則、要突破這些規則不允許我們做的事。所以浪漫主義就會不斷去嘗試在規則以外的東西。

孟德爾頌這輩的音樂家,開始不斷嘗試做和前人不一樣的音樂,例如把音樂和其他被區隔的領域融合,像是仲夏夜之夢就是和莎士比亞的戲劇結合。

此外,浪漫主義的一個重要風格就是「戲劇性」。莫札特、海頓的音樂為何會讓我們覺得很「舒服」?因為當時的音樂框架,是不允許有這些特別的東西存在的。

浪漫主義可說是在釋放這些戲劇性,他不是真的用「戲劇」呈現,而是用抽象管弦樂,試圖呈現戲劇中的戲劇性。

所以聽不同時期的音樂,「要有不同的態度」。像是要聽古典主義音樂,不得不了解他的規則、怎麼用規則去呈現音樂的和諧。但浪漫主義就不能用這種態度聽了,像是孟德爾頌在寫這首曲子時,他無法想像觀眾不知道誰是莎士比亞、不知道這部戲。

這些音樂不是純粹的音樂,而是要你往外連結其他感官,或是其他藝術形式。

「莎士比亞狂潮」引領浪漫

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劇作家,但因為語言翻譯的緣故,他真正席捲全歐,是在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初。那時,文學較落後的德國人才正式認識到莎士比亞,並且體會到德國民族一直以來缺乏的「戲劇性」和感情。

甚至連英國人道19世紀,都才真正認識莎士比亞。因為莎士比亞在文藝復興時代時,已經寫出了能夠呼應浪漫主義時代的強烈感情,包括強烈的死亡悲劇等等。

「李爾王、馬克白、理查三世、哈姆雷特,裡頭這些激烈、深沈、壓抑的情緒,原來才是人真正的面貌啊!」當時包括貝多芬等人,是用這種態度在理解莎士比亞的,這甚至是許多現代台灣人不曾感受過的。

所以貝多芬也是開始試驗在他的音樂中,加入戲劇性的,其中最有名的作品 — — 暴風雨奏鳴曲(Tempest Sonata),就是根據莎士比亞的《暴風雨》寫成。

而到了這四個人時,他們把這種戲劇性推到的極點;他們都是非常戲劇性的人,在寫這非常戲劇性的音樂。

《仲夏夜之夢》是莎士比亞最有名、最受歡迎的喜劇,其中幾個理由:他用很精簡的方式表達了複雜情結。

在一個很熱的林子裡,發生了四個與婚姻、愛情有關事件的交錯:「雅典國王Theseus和Amazon皇后Hippolyta準備要結婚」、「四個愛情關係複雜的雅典年輕人」、「精靈國王嫉妒精靈皇后而兩人在吵架」、「六個雅典下層社會的一些技工,想在國王的婚禮上演戲而在林中排演」。所以在短短一齣戲中處理這麼多關係,而且裡頭還有齣「戲中戲」(莎翁用此諷刺不會演戲的人)。

所以16歲的孟德爾頌,用這齣戲給他的感覺寫下了序曲,後來喜歡戲劇的普魯士國王照到了他,希望他幫他寫戲劇音樂,所以孟德爾頌才寫了完整的incidental music,第一次就是在普魯士的無憂宮演出。

他是以管弦樂寫的,但孟德爾頌自己也改編了鋼琴的版本。

19世紀音樂也和鋼琴的發展息息相關,因為能夠用一個人就能演奏,所以浪漫主義的一項重點,也是個人自我情感的抒發。

而且鋼琴也符合「戲劇性」,能夠很高、很低、很強、很弱,可以歌唱又可以打擊。這也是為何這四個人也都是偉大鋼琴家的理由之一。

仲夏夜之夢的首演,對孟德爾頌來說也很重要,他18歲時管弦樂版本首演,也是他第一次做為音樂家站在舞台上,先是作為這首管絃樂曲的作曲家,接著又作為鋼琴家,演出他所寫的雙鋼琴協奏曲,下半場演出貝多芬第九號合唱交響曲時,孟德爾頌又在樂團中拉小提琴。

--

--